曾有朋友问我,大马的房价会掉吗?
现在市场上大众对房价的反应是:理论上必须掉,经济上不能掉,成本上无法掉;买家希望掉,发展商无法降,银行不敢升(估价)。
根据过去例子,很多朋友见房价涨了买不起,掉了又不敢买,不涨不跌没兴趣买;结果一直徘徊在买房的十字路口,迟迟无法决定。
实际上人人都觉得房价贵,而且贵的很不合理,但任何不合理的现象背后一定有个合理的解释,今天我们且不讨论何为合理的解释,而谈一谈假如房价真的崩盘,多数人会怎么样?
美国次贷危机后,底特律的房价掉了,掉到比一双球鞋还要便宜,请问住在美国底特律人能买得起吗?要知道那时候底特律多数打工族已被裁,不仅无法置业,就连三餐也成问题,整个城市宣布破产,大部分的家庭破产,人都迁移到能生存的地方,底特律变成一座空城,留在原地的都是没有迁移条件的穷人,露宿街头,睡在水泥管子或桥下面。
要知道这些所谓的穷人,大部分就是几年以前的白领,和我们现在每天出入写字楼的你、我、他是一样的。我们在大路旁常见到的“乞丐”,也许就是城市破产之后的你和我。
如果你觉得这个例子举的太远,那就说说每个人身边的真实故事。其实房子和利益几乎是脱不了钩。
没房的人恨房价高,一旦他买了房,就希望房价天天涨,而且涨得越高越好,立刻转向有房群阵营。当然,买了房的人看见房价高涨也会恨,恨当时为何没多买几间。
买不起的人恨房价高,买了房子的人恨房价涨太慢。我想问大家:现在马来西亚,有钱买房的人多?还是没钱买房子或买得还不够的人多呢?
理解这个道理后,你就会明白为何市场上多数人都需要房价掉。
其实很多人把焦点放错地方,他们眼睛一直盯着房价,可是却忽略了当下的经济环境以及自己的财务状态。
试想在2009年全球经济低迷的时候,大马央行将利率调降到有史以来最低(只有5.55%)。当时你是否担心失业多于投资?你是否担心自己的前途?你是否想过不在乎年终奖,只祈求裁员名单里不要有你?有多少个人在那个环境下有勇气去投资房子?
在2013年你拥有一间价值70万的房子,手里有50万的现金,想投资一间KLCC附近的豪华房子——价值180万,因为现钱不够,所以你每天盼着房价下挫。
今年开始,你心仪的房价和银行估价已从2011年的180万开始下挫,180…170…100万。
原则上售价下到100万你已经买得起了,但同时间你发现手上持有的那间房子也从70万开始下跌到65…55…45万,而且银行估价比房价掉得更快,加上银行紧缩贷款,很多买家都无法贷款,市场上负面消息不断……
这个时候,请问你敢动用手上的50万现金买进吗?还是将50万当成应急资金?你会把这情况看作是机会?还是风险?
每当经济低迷,你如发现房产不再具备保值和升值的功能,买了后随时会变成负资产的时候,第一项考虑到的不再是投资,而是如何拥有更多现金在手以防万一。很多人会本能地把现金投入到更安全的方面,例如定期户口,flexi loan户口或生意周转资金。
危机到来的时候,你根本不会考虑买房,而是庆幸自己手上只有一间自住房子和感恩当初没将那50万多买一间,起码现在手上还有一笔应急资金。
当整个市场环境恶化,房价掉,负面消息不断,裁员风越吹越强,市场好像缺少了投资价值,所有人都看不到未来的前景,你那还有买房理由呢?本能就是先顾好自己的饭碗,确保自己不会被公司裁掉,就算减薪也要拼死保住饭碗。
房价越低,你越买不起!
温馨提醒:
无论房价涨或降也与我无关,我只是希望国家经济可以在健康、平稳、可持续的情况下稳健成长。别涨得太快,也别一跌不振,就算是2%的增长也算成长。
话说回头,那究竟该现在出手,还是再等?
其实还是那句话:没钱就租,买了就别后悔!其实,房子不一定要买最好的,合适的就可以!但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些道理,仍在市场中遲疑不決。
假如你是打算买来自住:只要经济许可加上自己、家人和另一半都喜欢就出手吧,别忘了你的贷款条件也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贬值。
假如你是买来投资:可以考虑以出租为投资策略,留意几类房产:地铁区、大型商场区、学区房等区域。这些有特点的区域就算受到市场低迷的挤压也会有它的优势,是金子总会发光,优质房产的价值在低迷时投资回酬会更出色。
假如你是买来投机:假如你还有资金可以任性的话就放胆去吧,但别忘了,回酬越高,风险也越高这句话。
***作者简介****
黄治诚(Clement)毕业于坎贝尔大学电脑资讯工程学位。他形容自己并不是位专业投资者,只是 个喜欢「钻」政策漏洞的草根投资者,擅长根据市场政策想出另类的应对方案。
笔名Red_Wolf,也是本地知名的Investalks商业论坛常驻分享者及《如何在五年内,以房产投资退休》 和《消费税与房产》的作者。
2011年成立ProProp Management 公司为投资者提供产业投资管理、咨询和财商培训课程。
欲看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免费《潮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