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恩:不必畏惧中资地产商

Posted on
Share this article   

文:胡国明

MATTHEW

中资企业近年来积极为资金找出口,在中国政府“一带一路”政策带动下,把「走出去」的步伐加大加快。大马的基建和地产领域,也成为中资分一杯羹的对象,如今大马建商和地产发展商,也无可不避免要和中资企业竞争。

放眼吉隆坡市中心、柔佛或巴生一带的地产项目工地,到处可见中资的踪影,不少民营或官联企业,譬如綠地控股集團、三佳集团、碧桂园、富力地产、卓远伊斯坎达有限公司 以及中铁等企业,前后推出不少楼盘,销售对象以外国人为主。

本地老牌建筑和地产商高峰控股(BPURI,5932)集团执行董事拿督郑家恩接受《潮楼产业》专访时不讳言,如今面对来自中国承包商的竞争,本地建筑领域更是僧多粥少。

他形容很多本地发展商找中国建商合作,已经蔚然成风。

“不是中国建商的价钱和素质特别好,是因为不少本地发展商的流动资金有限,要不断推出工程,就必须找中国企业来合伙,因为后者资金相对充裕,可为本地发展商提供融资,完全解决了本地发展商「钱不够用」的烦恼。”

他解释说:“很多本地发展商找中国伙伴,是因为他们厉害「顶」,本地发展商不够资金周转,合伙的中国建商会帮你支付,因此本地发展商宁愿赚少一些,不介意让中国建商分一杯羹。”

这也解释了我国一些搁置或工期延误的地产项目,都特地找中国建商合作,让工程能够延续,或项目能够起死回生。

”如果你是本地发展商,有中国建商帮你融资整个项目,贵一点也不用紧,起码完全不必烦恼承包商的帐期几时到期 ,或者不停给供应商追帐,只管集中做市场销售就好。房子卖出去,结了合伙人的帐即可。”

中国建商除了本身资金雄厚,还可以向在大马落户的中国银行、中国工商有农行或中国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

MATTHEW提到中资地产商的房屋项目价钱相对高昂,郑家恩认为从商业角度来说是必然现象,即使官方项目也是如此,政府也不必为一些项目造价高昂而道歉。
“譬如说,本地发展商推出一个楼盘的发展成本是10亿令吉,但你邀请中国合伙人进来,它帮你融资和兴建整个项目,当然会把成本拉得更高,可能变成11亿,因为中国伙伴也需要利润。”

“如果纯粹是价格竞争,中国人不见得可胜过本地发展商,因为我们用印尼外劳,他们也是用印尼外劳,他们不可带自己的中国工人过来,除非是高阶员工。其余就是建材,同样是使用本地原料,从经济角度他们不会从中国进口钢铁和洋灰来发展大马的房地产项目,所以本地和中国发展商的成本是大同小异。

对本地发展商构成威胁?

纵观中资地产商在马推出的楼盘,不但一掷千金去做房产配套和园景设计,而且施工效率快,兴建数量庞大,看在本地发展商眼里实难望其项背。

郑家恩无奈地说:“目前已经是这样子,赢不了他们唯有跟他们合作。即使政府推出的大型项目,中国企业也是以这种方式合作。看看大马东海岸铁路计划(ECR),借钱给我国兴建铁路,7年后才开始分期付款,所以造价肯定高。如果直接由大马政府出资兴建,价钱至少便宜20%。“

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纳吉在2017年财政预算案宣佈耗资550亿令吉发展东海岸铁路计划,并把这个重大的铁道工程交给中资承建。在融资架构谅解备忘录下,马方将获得中方的550亿令吉低息贷款,摊还期20年,首7年免偿还贷款包括利息。

On The Reclaimed Islands Of The Country Garden Holdong Co. Green Forest Development

“在商言商,政府不需要为造价高而道歉,生意本来就是这样做,这个道理商界每人都懂。如果我借钱给你,利息低、建筑成本又低,利润哪里来呢?”

对于中资企业积极来马抢攻基建和地产领域的大蛋糕,郑家恩表示明白中国企业响应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政策, 大陆企业都积极走出去,但希望中国伙伴能够向日本企业学习。

“日本企业获颁工程总合约后,会让本地承包商分一杯羹。起码不要太夸张,应该要有多一点大马元素。”

他举例,工地一般上都有集装箱改装的临时办公室,连这种集装箱也需要从中国带过来,工地的任何器具几乎都从中国进口,其实应该尽量使用大马产品或利惠大马企业,而不是什么都是中国制造品。

“大马不是非洲国家,这里什么都有,应该跟大马企业采购,利惠大马企业。不是夸张到连中国公司在大马的办事处摆放的糖果,都是中国货。”

On The Reclaimed Islands Of The Country Garden Holdong Co. Green Forest Development但郑不否认一带一路对我国还算是一个商机,毕竟中国企业带钱来我国发展基建,能够提升大马的基建水平。

他劝告同行不要太畏惧中国企业,即使赢不了对方也可以一起合作。“他们最大的优势是资金雄厚和技术先进,但是,大马发展商的头脑灵活性却更胜一筹。”

“中国民营企业看起来还是脱不了国营企业的暮气,做事一板一眼缺乏变通,做任何决定都要请示中国大陆总公司,反观我国企业无论管理、执行力或语言能力远胜对方,所以大马企业绝对是中资进军东南亚或印度等国的最佳跳板石。“

“话说回头,马中联营也可达到双赢,中方的一些技术的确可以弥补我们的短处,例如中方的填海技术,一些发展项目需要填海,若与中方合作,工期可以缩短一半。”

欲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免费下载产业

Want to contribute articles to StarProperty.my? Email: editor@starproperty.my
Latest News

Stories and news that might pique your interest

08:04 AM
News & Articles
14:04 PM
News & Articles
14:04 PM
News & Articles
10:04 AM
News & Articles
15:04 PM
News & Articles
08:04 AM
News & Articles
14:04 PM
News & Articles
14:04 PM
News & Articles
10:04 AM
News & Articles
15:04 PM
News & Articles
14:04 PM
News & Articles
14:04 PM
News & Articles
10:04 AM
News & Articles
15:04 PM
News & Articles
04:04 AM
News & Articles
00:04 AM
News & Articles
14:04 PM
News & Articles
14:04 PM
News & Articles
10:04 AM
News & Articles
15:04 PM
News & Articles
04:04 AM
News & Articles
00:04 AM
News & Articles
16:08 PM
Home & Living
09:08 AM
Home & Living
11:02 AM
Home & Living
09:08 AM
Home & Living
10:07 AM
Home & Living
12:07 PM
Home & Living
00:04 AM
Featured Dev
00:02 AM
Featured Dev
00:01 AM
Featured Dev
00:12 AM
Featured Dev
00:12 AM
Featured Dev
03:11 AM
Awards 2024
01:11 AM
Events
00:11 AM
Events
00:11 AM
Events
00:11 AM
Events
00:11 AM
Events
00:01 AM
News & Articles
09:04 AM
News & Articles
16:03 PM
News & Articles
10:02 AM
News & Articles
11:11 AM
News & Articles
11:09 AM
Featured
11:11 AM
Investment
16:06 PM
Investment
16:06 PM
Featured
15:06 PM
Investment
12:07 PM
潮樓產業
14:07 PM
潮樓產業
10:07 AM
潮樓產業
16:07 PM
潮樓產業
14:07 PM
潮樓產業
12:07 PM
潮樓產業